弄福水耕週記之萵苣的7大家族

 

哈囉大家好,我是弄福農場的主人坤盛!本週又要來向大家介紹各種關於蔬菜的小知識啦!



 現在資訊進步、飲食多元,到處都能見到許多異國美食,像是美式、義式或泰式,其中生菜沙拉尤其常見,不論在餐廳、賣場或超市,都能看到許多色彩繽紛的生菜料理,在炎熱又沒有食欲的夏天中午來上一碗,肯定是清爽又健康

 

但在這麼多種生菜中,其實有很多菜都是屬於「萵苣類」,所謂的「萵苣」,並不只是我們日常煮來吃的國民好蔬菜─ A(葉萵苣)或是菜心如此而已,許多生菜的俗名也常常讓人混淆,在不同的平台上,對萵苣的分類也有些微差異。

 

今天弄福農場就將他們從各種千千萬萬的網路資訊中,整理出萵苣的7大類別,向大家介紹整個萵苣家族,這樣大家以後不論是上市場買菜,還是去餐廳吃飯就不會認錯了,那麼就開始囉!

 

原來你們都叫「萵苣」?!萵苣的家族成員大公開

 首先以食用性分為食葉類與食嫩莖類;食葉類分為不結球、半結球、結球;不結球又分葉用品種剝葉品種立葉品種皺葉品種,半結球為蘿蔓品種,結球為結球品種,而食嫩莖類為嫩莖類品種。說這多看起來很複雜,沒關係弄福在這邊整理了一張圖片,相信大家看一眼就能馬上瞭解。

 


葉用品種

         那麼我們依照這張圖由上往下,先來為大家介紹不結球的葉用品種。葉用品種是台灣最常見的萵苣品種,葉片呈現散狀不結球,葉薄,一般以我們的國民蔬菜─A(葉萵苣)為主,常見的品種為圓葉及尖葉,主要食用部位為嫩葉,習慣上會整株採收。

 

        土耕的A菜因生長期土壤缺水,在食用時會帶有苦味;水耕A菜則因水分充足不會有苦味與土味,這點在弄福之前的水耕週記系列都有介紹喔!

 

弄福農場的新鮮A菜們

剝葉品種

         再來是「剝葉品種」,聽品種名大家都會認不出來,其實就是我們吃韓國烤肉時、用來包烤肉的生菜就是剝葉品種的萵苣喔!有別於葉萵苣的整株採收,剝葉品種採用一邊成長、一邊剝取成熟幼葉來食用的採收模式,採收時可由下往上採收。常見的葉型有尖葉及裂葉型兩種,顏色有綠色及紅色兩種,品種近似拔葉萵苣和紅拔葉萵苣。

 

網址:https://drstonefarm.weebly.com/25300338653384533507.html
拔葉萵苣

立葉品種

         然後是「立葉品種」,此品種葉型直立且葉厚,一般不結球或呈現卷心圓筒形,乍看之下與我們本地的圓葉青色萵苣品種很類似。在弄福農場內的栽培的立葉品種為綠火焰以及紅火焰,主要食用方式以生食為主,水耕的紅、綠火焰萵苣吃起來爽脆清甜。

 

弄福農場的紅火焰萵苣,一整片看起來超舒服

皺葉品種

        最後是皺葉品種,這個品種的萵苣很常見,時常在餐廳擺盤,或是漢堡裡面見到他,葉片皺縮,葉片鋸齒狀,葉薄,葉色有綠、紅、綠紅混色都有,在萵苣家族裡是前幾名的葉色豐富,也因為這個原因,皺葉品種常常會作為擺盤用的裝飾,或是生菜沙拉內的點綴使用;類似品種如綠皺葉萵苣、紅皺葉萵苣。

 

網址:https://www.gogreen.tw/?p=311

         這次的萵苣家族介紹就先暫時到這邊,下週會有剩下的家族成員介紹,請大家敬請期待!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經常來部落格關注我,也歡迎到弄福農場FB粉絲團按讚,就不會錯過任何弄福農場的最新訊息喔!我是坤盛,我們下週見!

 

弄福農場

網址:https://veget.zhtwservice.com/

FB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ungfufarm

 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弄福水耕週記之A菜怎麼吃比較好呢?

弄福農場水耕週記之不結球家系之一的剝葉品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