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:寶寶近1歲前 可開始額外補水

▲醫師提醒,兩歲以下的幼兒表達能力較差,家長得時常注意他們水份的補充;圖為情境照。(照片來源:shutterstock)

文/蘇之婉

在門診中,常有媽媽問我:「需不需要額外給寶寶補充水份呢?」還不會爬行的寶寶,水份喪失相對較少,只喝奶就足夠達到每天所需水量。接近1歲前,寶寶活動量變多,就該額外補充水份。

10公斤寶寶 日需水量1公升

◎到底該給孩子喝多少水才好呢?

人體的水份主要從呼吸、皮膚蒸散、糞便以及尿液排出。每日基本的水份需求量,以10公斤體重的寶寶來說,大約是1公升(小於10公斤體重,100cc/Kg);15至20公斤寶寶,基本水份需求量大約是1.5到2公升。這包括每天二至三餐的配方奶、副食品、稀飯、水果的水份也都算在內。國小的孩子活動量更大,30至40公斤體重(不是宅在家或住院的孩子)需要約2.5公升上下,成人一天需求量約是3公升。

水份的需求量,必須要參考日常生活的活動量,以及季節的考量。

1歲以前的寶寶身體細胞外體液量(含血液量)的比例比成人更高,約佔體重的35-45%,因此身體有狀況時,會比成人更容易脫水,加上嬰幼兒的表達能力較差,因此父母在照顧兩歲以下的幼兒時,得時常注意他們水份的補充。

當水份流失增加的時候,除了平時的需求量外,必須再額外補充。例如:發燒每上升1℃需要增加12%的水份;大量流汗時,以10公斤體重的寶寶而言,需要增加100-250cc,20公斤的孩子需要增加150到400cc。當呼吸道感染時,也可能增加水份的流失。

平常糞便流失的水份只佔總流失量的5%。但腹瀉的時候,水份及電解質流失變多,這時就要參考糞便的含水量以及排尿量來調整水份的補充。

幼兒中度脫水的時候,看起來口乾舌燥、行為躁動、體重會減輕,嚴重脫水時,寶寶甚至會囟門凹陷、尿量減少。

如果流汗過多,或腹瀉、嘔吐時,因電解質同時也大量流失,這時不可只給水份的補充,也應補充電解質,可服用腹瀉專用電解質水,否則可能會電解質不平衡,嚴重的甚至會嘔吐、痙攣或昏迷。

(作者為台南蔡尚均兒科診所醫師) 


原文網址:https://health.ltn.com.tw/article/paper/1468047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弄福水耕週記之A菜怎麼吃比較好呢?

弄福農場水耕週記之不結球家系之一的剝葉品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