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農業融入都市日常 你今天「都市農業」了嗎?
文.圖/張育森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教授暨都市農業研究中心主任 黃琇鳳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碩士暨健康園藝師
全球在極端氣候,以及嚴峻疫情的肆虐下,對各國人民的生活習慣與糧食供應,產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與影響,尤其是都會地區的居民,該如何思索應變,更形迫切;最近幾年逐漸興起的「都市農業」生產模式,提供了正向而多元的發展趨勢。
「都市農業」一般指在都市化區域(都市及其周遭近郊區域),利用有限土地與農業設施或特殊綠美化方法,為都市居民生產和供應優質新鮮的農產品,也提供優質的田園景觀和生態環境,改善都市生活品質;同時也為觀光休閒、體驗參與和教育推廣提供場所,是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。
這種由源頭「農業」,來引導「都市」人民對食材、農民與自然環境的重視,有助於都市居民回歸自然環境,並改變人類的生活形態。
都市農業的發展,最早可追溯至1898年,由霍華德(Ebenezer Howard)撰寫的《明日的田園城市》(Garden Citiesof To-morrow)一書及其理念而來,霍華德在書中提出田園城市的概念,反映出工業革命後,造成城市一片烏煙瘴氣的環境汙染,他試著以都市農業解決城市擁擠與鄉村生活老化的問題,藉由城市與鄉村兩者的優點,創造一種以農村景觀或綠帶相隔、自給自足、兼具城市及鄉村優點的理想城市,是都市農業理論的先驅。
1919年德國政府制定了《市民農園法》及其發展模式,這是都市農業最早的雛形。1935年「都市農業」一詞的首次出現,則是在日本農業經濟學家青鹿四郎發表的《農業經濟地理》一書中,其定義為「分布在都市工商業和住宅區等區域或都市外圍的特殊形態農業」。
1996年,聯合國開發計畫署(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)提倡都市農業,並將其定義為:「利用在地資源、採用密集型的生產方式,於都市或市郊地區生產、加工、銷售食品或相關農產品之農業活動」。另依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(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, FAO;簡稱糧農組織)的定義,都市農業是指:「在都市內及周邊間隙地帶栽培植物和飼養動物,提供各種作物、動物類糧食以及非糧食產品」。
綜合言之,「都市農業」與「傳統農業」的概念有所不同,「都市農業」是指在都市市區、郊區等都市經濟圈內,以「都市農耕、地產地銷、植物工廠、美化環境、特殊綠化、生態保育、家庭園藝、可食地景、食農教育、休閒農業、農業療育、養生健康、農業科技體驗、創新就業」等功能目標為內涵,融合「生產性、生活性、生態性和生命性」的農業科技於一體,以因應現代化都市的需求和永續發展相結合的現代化農業。
身土不二 重新認識農與人的關係
都市農業已成為一種新興和具有特殊形態的農業模式,除了具備永續、有機及樂活等正面意義之外,同時也是一種催化社會轉型進步的力量,在鄰里社區關係、環境教育與技術傳承等社會文化層面,也具有潛在的積極意義。也就是說,都市農業的生產與流通機制,進一步將成為都市空間規畫與擬定產業政策的重要環節,讓人民重新認識「環境與土地」的價值,體會「身土不二」的意義:我們和環境沒有分別,是環境的一部分,同時也被環境滋養。透過體驗農業找回人類最原始的情感,以及思考如何重塑現代都會的生活基礎,演化出更好的集體意識與生活方式。基於前述理念,都市農業對於當今社會而言,具有以下幾個影響層面:
一、拉近都市與農業的距離
都市中的農業形態,跳脫過去以節慶與活動方式推動地方經濟的思維,轉為共享與參與其中,累積出的社會價值,還能協助解決糧食及食安問題。讓市民在近距離或近郊的生活空間中,自己生產所需的農作物,親自為食品安全把關,創造內心的歸屬感;收成的農作物,也能在鄰里社區設置的交易據點分享或販售,亦做為日常生活資訊交流、農耕教學、提供社區服務的中心,增加社區的溫度,以達到「都市支持農業,農業協助都市」的雙贏局面。
透過都市農耕的生產過程,也可以向下紮根,讓學童從小與土地親近,親力耕種,從小認識食物、改變看待食物的角度,體認土地與水資源的可貴。眾人學習仰賴天地條件的謙遜態度,就是形塑都市農耕地區的社區文化、信任與綿密的社會網絡關係。
二、改善都市的人際關係
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,都市田園既是生活圈的延伸,也可強化社區及鄰里間的人際互動,經由各自管理田園基地的模式,傳達分享理念,促進彼此間的友善關係。同時,農業成為唯一沒有世代隔閡的途徑,讓不同背景、不同年齡層等族群產生土壤與人之間的同等關係。
三、綠美化都市環境
都市農業的特點,除了原有的都市公園綠地系統之外,還可在不壓縮現有城市機能及使用的前提下,運用市內的閒置空間及畸零地加以綠美化,提升改善老舊醜陋空間的可能性,也降低熱島效應;同時建造「可食地景」(edible landscaping)的都市農耕,耕種自己所需的農作物,並延伸更多綠地,改善社區微氣候等功能,且因農業循環、促進廢棄物代謝,以降低環境成本。
四、促進國人身心健康
都市農業具有無法量化的心理療癒作用,透過與土壤、植物的接觸,讓人們能有回歸自然的感覺,經由蔬果收成的喜悅、欣賞花卉等優質美麗的景觀,達到紓解壓力及改善身體健康的效果,進而提升創造力、滿足與成就感。
其次,規畫良好的田園種植場所,也可提供長者活動與交流。透過參與各種農業活動,改善社區高壓力或過勞族群與老年人身心社會功能,可以增進人際關係,促進健康福祉。
都市農業在臺灣的重要性
臺灣研究都市農業起源甚早,大約在1990年代後期,林梓聯、江榮吉、蕭清仁、林英彥、蔡宏進等專家學者,在都市農業研討會探討議題,是臺灣研究都市農業的濫觴,前述研究,對於臺灣都市農業的發展,提供了實務與學理重要的參考。
自從COVID-19肆虐以來,打亂全球貿易的節奏,嚴重影響貨物流通,更凸顯一個國家或城市糧食自給的能力,外加全球氣候變遷持續,導致作物產能受到衝擊,臺灣又是嚴重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國家,例如今年上半年旱災休耕,下半年又有水患危害,使得農產未必足以供應國人使用;特別是都市所需的糧食,大多從郊區的農場或全球來源供應,一旦食品供應鏈斷鏈,將難以滿足生活所需。綜觀臺灣的糧食自給率,從1961年的107%一路下滑,到了2015年僅剩下31.37%,2019年也只有32.08%,或許可將都市農業視為改善之道,從地產地銷、可食地景和食農教育著手。
其次,因為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,應可大力推動提供市民耕種的都市田園,讓高齡長者藉由農務達到運動強身又能獲得滿足感,省下醫療照顧的資源與時間,好的農場環境與生產體驗,就是最佳的預防醫學。
當農業走進都市日常
一般人常認為都市裡只有工商業,其實農業與都市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,都市是農產品的主要消費地,發展都市農業,就是將農業與人、都市和自然的關係,做一適度的調和與結合;一方面除了可以提升市民生活品質,滿足對綠色田園生活的嚮往,一方面市民將更樂意購買在地的新鮮農產品,消費國產農產加工品、手工藝品等,或者到郊區從事農業的休閒觀光、住宿餐飲、體驗參與和環境教育等。
從糧食自給的觀點,根據糧農組織的報告,食物從採收到消費的過程中,每年約損失或浪費13億噸,占糧食供給的3成,透過推廣都市農業的推展,將有助於縮短食物里程。
我們應該積極推展將都市農業融入於都市的日常生活當中,從家庭、鄰里、社區、學校做起,進而擴散至整個都市與郊區,形成協力作用,以開創田園城市和永續農業的新願景。
留言
張貼留言